科技
14
Xiaomi 新款便攜藍牙喇叭登場:硬派直角設計、支援 10 台串聯、內建 4GB 儲存,售價約新台幣 1,290 元!
市面上的藍牙喇叭多半走圓潤路線,好握、好看又不刮手。但 Xiaomi 顯然不想跟風,最新推出的 Xiaomi Portable Bluetooth Speaker 採用極簡硬派直角設計,整體造型像是把 Bauhaus 建築縮小放進背包,只有喇叭網罩是圓的,其他全是俐落直線。

10
Xiaomi Sound 2 Max 登場:三音路同軸單體、雙低音、支援 LHDC 與多房間串聯,售價約新台幣 8,990 元!
小米不只在手機上衝高階,現在連音響也要挑戰旗艦市場。最新推出的 Xiaomi Sound 2 Max 採用一體成型金屬壓鑄機身,外型走 Bauhaus 極簡風格,像是從科幻電影場景中搬出來的未來音響。

16
DJI Osmo Nano 登場:磁吸穿戴、4K 120fps、13.5 段動態範圍,把影像科技塞進迷你機身裡!
DJI 又把影像科技塞進迷你機身裡。最新推出的 Osmo Nano 是 DJI 有史以來最小的穿戴式運動攝影機,重量僅 52 克,尺寸只有 57 × 29 × 28mm,卻能拍出 4K 120fps 慢動作與 13.5 段動態範圍的高階畫質。雙面磁吸設計可吸附在帽子、頭盔、衣領,甚至寵物項圈上(官方不建議用在會狂奔的狗身上)。

14
DJI Mini 5 Pro 登場:全球首款搭載 1 吋感光元件的迷你空拍機,夜間避障、4K 120fps、36 分鐘續航,空拍玩家直接升天!
DJI 又把「世界第一」塞進迷你機身裡。最新發表的 Mini 5 Pro 是全球首款搭載 1 吋 CMOS 感光元件的迷你空拍機,機身重量不到一條法國麵包,卻能拍出電影級畫面。除了感光元件升級,還首度加入「Nightscape 全向避障系統」,讓你在夜間飛行時不再撞路燈。

12
DJI Mic 3 登場:支援 4 組發射器、32-bit 浮點錄音、400 公尺距離,小到像胸針,強到像錄音室!
DJI 不只會做空拍機,現在連聲音都要管。最新推出的 DJI Mic 3 是一款超迷你無線麥克風,重量僅 16 克,小到可以當胸針、帽夾或磁吸配件,卻內建錄音室等級功能,堪稱「不想當馬鈴薯音質的 Zoom 使用者」救星。

6
Audi eMTB 2.0 登場:Dakar 塗裝、Öhlins 全避震、90Nm 扭力,售價約新台幣 190,000 元!
Audi 不只會造車,現在連登山車也要插旗。繼 2023 年首款電動登山車問世後,Audi 與義大利 e-bike 品牌 Fantic 再度聯手推出第二代力作——Audi Electric Mountain Bike 2.0,外型直接致敬 RS Q e-tron Dakar 拉力賽車,整台車像是從沙漠衝出來的越野猛獸。

8
Roborock RockMow Z1 登場:四輪獨立馬達、AI 障礙閃避、可爬 39° 坡地,根本是火星探測車在割草!
Roborock 不只會掃地,現在連草皮都要管了。在 IFA 2025 上,Roborock 發表旗下首款機器人割草機系列,其中 RockMow Z1 外型直接向火星探測車致敬,開放式車體結構、粗獷輪胎與四輪獨立馬達,讓人一眼誤認是 NASA 測試車。

10
Xiaomi 17 正式登場:跳過 16 直接對決 iPhone 17,Snapdragon 8 Gen 5、7,000mAh 電池、售價約新台幣 20,000 元起!
小米今年直接跳過「16」,推出 Xiaomi 17 系列,明顯劍指 iPhone 17。不只命名策略對標蘋果,連機型也同步推出 Xiaomi 17、17 Pro、17 Pro Max,其中標準版 Xiaomi 17 反而成為最有個性的存在。

8
可換鏡頭 + 真 8K!GoPro MAX2 睽違六年 再度開賣
六年後,GoPro 終於替旗下 360° 相機帶來大更新,全新 MAX2 強勢回歸,不只宣稱是「全球首款真 8K 360° 相機」,更是直接瞄準近年快速崛起的 DJI 與 Insta360。

18
Niu XQi3 純電越野機車登場:10,800W 輸出、90 公里續航、76 公斤輕量化,歐洲售價約新台幣 163,000 元!
Niu 推出全新純電越野機車 XQi3,主打「街道合法、越野解放」,搭載高達 10,800W 的 Ultraboost 電力輸出,在泥地上狂飆時速可達 80km/h,街道模式則限制在 45km/h,符合歐洲法規。外型融合未來感與 Scrambler 粗獷線條,不只帥,更是實用。

8
Togemo XSTO X12 電動輪椅登場:可爬樓梯、越野地形全包、AI 自動模式切換,挑戰行動輔具極限!
你沒看錯,輪椅也能爬樓梯。Togemo 推出的 XSTO X12 電動輪椅不只是醫療輔具,更像是一台全地形移動裝置。它結合四輪驅動與履帶系統,日常可用輪子通勤,遇到樓梯或碎石地形則自動切換為「坦克式履帶模式」,讓使用者不再受限於坡道或地形。

18
Ultraviolette X-47 登場:雷達偵測、雙鏡頭行車紀錄器、610Nm 扭力,售價只要新台幣 10 萬出頭!
印度電動機車新創 Ultraviolette 發表最新力作 X-47,主打高科技配備與超高扭力,售價卻只相當於入門 400cc 機車,直接挑戰傳統油車市場。X-47 最大亮點是搭載 77GHz 後方雷達系統,可偵測 200 公尺內來車,並透過後照鏡燈號提示駕駛,支援盲點偵測、超車警示、車道變換輔助與後方碰撞預警,安全規格直逼高階汽車。

10
SurfacePlan「推進式輪胎」概念登場:用活塞推地前進,挑戰整套傳統車輛動力系統!
美國丹佛發明家 David Henson 最近公開一項極具爭議性的創新輪胎設計——SurfacePlan「推進式輪胎」,主打用線性活塞直接推地前進,完全跳過引擎、傳動軸與變速箱,試圖重新定義車輛驅動方式。

8
DJI 推出全新穿戴式相機 Osmo Nano:解放雙手的自由拍攝體驗
DJI 今日正式發表全新自由視角穿戴相機 Osmo Nano,以超輕量設計搭配磁吸佩戴方式,讓使用者能在運動、旅行、聚會等各種日常場景中,用細膩的畫質捕捉最自然動人的瞬間。

16
手指一動,世界即現:Meta 推出 Ray-Ban Display 與 Neural Band。這就是鋼鐵人電影中的科技想像
比起同樣在 9 月發表的新款 iPhone,Meta 最新推出的 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或許才更像是一款跨時代的產品。它不僅是手機的延伸,更是有潛力改寫人類日常互動方式的穿戴式科技。

Tesla 20 週年紀念 Speedform 套組登場:七款經典車型、金屬雕塑質感、售價約新台幣 8,100 元!
為慶祝創立 20 週年,Tesla 推出一款極具收藏價值的「2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Speedform Set」,將旗下七款代表性車型化為金屬雕塑,包含 Roadster、Model S、Model 3、Model X、Model Y、Cybertruck 與 Semi,一次收齊 Tesla 全系列,不用再苦等每年新車。

Sony INZONE H9 II 無線電競耳機登場:Fnatic 聯合調音、30 小時續航、售價約新台幣 11,400 元!
Sony 電競品牌 INZONE 推出第二代旗艦耳機 H9 II,主打更強的降噪、更清晰的語音通訊與 Fnatic 職業戰隊聯合調音,專為 FPS 玩家打造。這款耳機搭載與 WH-1000XM6 同級的 30mm 碳纖複合單體,支援主動式降噪與 AI 麥克風降噪技術,無論是 VALORANT 還是 Apex Legends,都能聽得更準、講得更清。

20
Sony Xperia 10 VII 登場:Snapdragon 6 Gen 3、三鏡頭升級、120Hz OLED,售價 13,990元!
Sony 終於在 2025 年 9 月發表 Xperia 10 VII,雖然比往年晚了幾個月,但升級幅度不小。外觀延續 Xperia 系列的修長比例,背面相機模組微調,加入類似 Pixel 9/10 的橫向鏡頭突起,整體更俐落。最受歡迎的「實體快門鍵」也回歸,即使螢幕鎖定也能快速拍照,向 Xperia Z 時代致敬。

Sony IER-EX15C USB-C 有線耳機登場:不信藍牙的你,終於有新選擇!售價約新台幣 850 元
在藍牙耳機當道的 2025 年,Sony 反其道而行,推出一款極簡但實用的 USB-C 有線耳機——IER-EX15C,專為那些不想配對、不想充電、只想「插了就聽」的使用者打造。這款耳機搭載 5mm 動圈單體與高順應性振膜,主打清晰人聲與飽滿低音,體積小巧,收納方便,完全符合「口袋裡的好聲音」定位。

12
960W 馬達、88 公里續航、載重 226 公斤,售價台幣 108,000 元!Puckipuppy Rottweiler 胖胖胎三輪電輔車登場
來自加州的新創品牌 Puckipuppy 推出一款專為重載設計的三輪電輔車「Rottweiler」,主打全避震系統、胖胎設計與業界首創的倒車按鈕,讓你載貨、載人、露營都能輕鬆搞定。這台車不只是外型霸氣,性能也相當硬派,搭載 750W 馬達,峰值輸出達 960W,最高助力時速為 25km/h,續航力則介於 64 至 88 公里之間。

8
拍立得之後的新玩具?Kodak 推出盲盒鑰匙圈相機,復古濾鏡直接上癮
「手機能拍,但沒有靈魂。」這或許正是 Kodak 推出 Charmera 鑰匙圈相機 的初衷。這台小小數位相機,重量只有 30 公克、長度 5.8 公分,卻能讓人重溫拋棄式相機的樂趣。

10
RED 技術下放!Nikon ZR 正宣告「平價電影機」時代來臨
全新推出的 Nikon ZR,直接把 RED 的靈魂塞進一台輕巧又平價的機器裡。售價僅 2,200 美元(約新台幣 7 萬),不僅比 Sony FX3 還便宜快一半,還能內錄 6K RAW,對入門創作者來說,這幾乎是「跳級打怪」的規格。

26
L
iPhone 17 系列全家登場:最薄的 iPhone Air、最強的 Pro、還有更耐用的 iPhone 17,但請問 AI 呢?
Apple 在 9 月 9 日發表會一次推出三款全新 iPhone:iPhone 17、iPhone Air,以及頂規的 iPhone 17 Pro / Pro Max。這次更新不僅帶來設計大突破,也讓相機、效能、電池續航與智慧功能全面升級,從日常用戶到專業創作者,都能找到適合的選擇。

6
AirPods Pro 3 正式發表:即時翻譯、心率偵測、降噪更強、電力更久
Apple 推出新一代 AirPods Pro 3,讓無線耳機不只是聽音樂的工具,更進化為智慧健康與跨語言溝通的全方位裝置。

8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第二代登場:無損 USB-C 音質 + 30 小時續航
在降噪耳機領域稱霸二十多年的 Bose,這回帶來的不是大改款,而是一系列讓人更想每天戴著的「細節升級」。全新 QuietComfort Ultra 第二代 不僅首次支援 USB-C 無損音訊,續航力也提升至 30 小時,依舊維持與初代相同的 449 美元(約新台幣 14,500 元) 價格。

8
16 公克的專業錄音室?DJI Mic 3 重新定義口袋麥克風
DJI 再次把專業錄音科技濃縮到掌心之中。全新 Mic 3 重量僅 16 公克,比前代 Mic 2 小了一半,卻把功能升級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徹底定義什麼叫「口袋大小的錄音室」。

Sony FlexStrike 無線格鬥搖桿登場:支援 PlayStation Link、可換方向閥、2026 上市!
Sony 終於正式進軍格鬥搖桿市場,推出首款原廠無線格鬥搖桿「PlayStation FlexStrike Wireless Fight Stick」,並在 Evo 2025 拉斯維加斯格鬥遊戲盛會上首度亮相。這款搖桿原名 Project Defiant,主打低延遲無線連線、模組化設計與攜帶便利性,讓玩家不再受限於桌面與線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