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技師自製「傾斜翼」重機,挑戰傳統操控極限與空力設計

南澳技師自製「傾斜翼」重機,挑戰傳統操控極限與空力設計
KRJ 3小時前

來自南澳的摩托車技師 Kent James Shillitoe 最近打造出一台完全顛覆傳統的自製重機「Kejashi」,不僅配備可傾斜的前翼,還採用極為特殊的偏移式前輪轉向系統。這台車不只是造型怪異,更是對摩托車操控與空氣力學的一次大膽挑戰。

Kejashi 的誕生源自 Shillitoe 對 F1 賽車與 MotoGP 的差異思考。他認為 F1 能在彎道中高速通過,除了輪胎面積大,最關鍵的是「下壓力」的應用。而 MotoGP 雖然也開始使用小型定翼,但在車身傾斜超過 45 度後,這些定翼反而會產生向外推力,影響操控穩定性。Shillitoe 的解法是設計一個「可傾斜但保持水平」的大型前翼,讓下壓力在高速過彎時仍能有效作用。

他將原本的 Honda CB125 通勤車拆解,換上 50 匹馬力的二行程越野引擎,並自製排氣膨脹室,接著打造出一個鋼製前懸架結構,讓整個前輪與轉向系統可向車身外側偏移。這樣的設計讓車輛在轉彎時不需大幅傾斜,反而能藉由前輪外移,自然將車身重心導向彎道內側,減少傾角需求。

Shillitoe 表示,這種偏移式轉向系統初騎時感覺非常不自然,但習慣後卻意外穩定。他曾在鄉間道路試騎,甚至能輕鬆閃過路上的石塊,因為前輪偏移後能自然避開障礙。他也觀察到在時速約 150 公里時,前懸壓縮明顯,估算下壓力約達 60 公斤,未來希望能加入類似 F1 的 DRS 系統來減少高速阻力。

目前 Kejashi 仍是原型車,Shillitoe 計畫等南澳冬季過後再進行賽道測試。他認為這台車不適合街道或正規賽事,但可能適合一圈計時賽或爬坡競速。他也希望未來能有廠商採用碳纖維結構進一步開發,利用偏移前輪作為輔助懸吊,提升操控與舒適性。

Kejashi 的命名來自 Shillitoe 自己的名字縮寫(KEnt JAmes SHIllitoe),這台車不只是技術實驗,更是他對摩托車設計的熱情展現。雖然目前仍在原型階段,但這種突破性思維已引起車界關注。

KRJ 資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