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速之外|YAMAHA:樂聲與轉速交會的傳奇

轉速之外|YAMAHA:樂聲與轉速交會的傳奇
Webber 2小時前

1953年,一位來自日本樂器製造商的工程師——川上源一(Genichi Kawakami),站在東京郊外的實驗工廠,看著眼前的兩輪原型車。當時的 Yamaha Corporation(當時名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以鋼琴與風琴聞名,但戰後的日本,急需快速、廉價的交通工具。於是這位年輕領導人下了個非凡的決定:「我們要做出最好的摩托車。」

川上源一開啟了山葉從樂器製造轉變為車輛製造商的大門

1955年,Yamaha Motor Co., Ltd. 正式成立,總部位於靜岡縣濱松市。他們的第一台摩托車 YA-1,是一款模仿德國 DKW RT125 的 125cc 二行程單缸車。不同的是,Yamaha 給了它手工鋼琴級的塗裝工藝、嚴苛測試流程,以及一顆不服輸的心。

同年,YA-1 參加富士登山賽和全日本耐久賽,一舉奪冠。從第一場比賽開始,Yamaha 就將「賽道即實驗室」寫入品牌 DNA。這台綽號「紅蜻蜓」的小車,標誌著 Yamaha 正式從音符跨足轉速,展開兩輪征程。

可以發現,參加比賽的 YA-1 經過稍微改裝


賽道為證:與 Honda 的世紀對決
進入 1960 年代,日本摩托車產業蓬勃發展,Yamaha 開始將觸角伸向全球賽事舞台,並在這個關鍵時期與 Honda 展開長達數十年的激烈對決。Honda 當時憑藉先進的四行程技術在賽場大放異彩,特別是在 Isle of Man TT 賽事與 GP 世界錦標賽中不斷創下佳績;而 Yamaha 則堅持其二行程技術路線,透過輕量與高轉速引擎取得獨特優勢。

1961 年,Yamaha 首次參加 WGP 世界摩托車錦標賽,旋即在 250cc 級別中取得頗具分量的成績。1964-1965 年,Yamaha 憑藉 Phil Read 騎乘的 RD56 二行程賽車,奪下品牌歷史上首座世界冠軍,成功挑戰 Honda 的霸主地位。這場技術流派的對決——四行程的穩健與線性,對上二行程的爆發力與輕巧——成為車壇津津樂道的經典。

RD56 二行程賽車,強化了Yamaha在賽事的基礎與地位

1968 年,Yamaha 推出革命性產品 DT-1,這是全球首款真正大眾化的trail bikes,不僅在美國市場大受歡迎,也讓 Yamaha 成為越野車領域的先驅品牌之一。這項成功也反映 Yamaha 靈活因應全球市場需求的能力。



引擎咆哮與美學革命:創新經典齊飛的年代
RD350 的野性、SR400 的優雅、V-Max 的暴力與 FZ750 的科技,1980年代對 Yamaha 而言,是技術與設計齊頭並進的年代。然而,在這樣的光輝背後,Yamaha 也曾歷經經營壓力。

1981年底,時任 Yamaha 總裁小池久雄豪言要在一年內成為日本市場銷量第一、兩年內成為全球第一,意圖超越本田。Honda 總裁河島喜好隨即強硬回應:「我們將粉碎Yamaha」。隨後 Honda 在產品線上迅速創新,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新車並進行積極行銷,導致 Yamaha 於1982年銷量大幅下滑近半。最終 Yamaha 不得不宣告結束這場消耗戰,濱田總裁引咎下台;創辦人川上源一亦以「我們如俯衝的噴射機般墜落」來形容這次失利。

為了重新找回競爭力,Yamaha 在 1987 年推動「Genesis」專案,這是一次橫跨企業多部門的深度革新行動,目標是重塑品牌核心與技術優勢。Genesis 導入五氣門技術、斜置引擎設計與 Deltabox 鋁合金車架,造就 1985 年問世的 FZ750——這款車不僅是對舊有四行程設計的顛覆,更被視為 Yamaha 重返技術領先地位的轉捩點。

1990年代,Yamaha 延續賽道與市售市場的雙線發展,推出 YZF750 與 YZF-R7(OW-02)等高性能仿賽車,與 Honda、Suzuki、Kawasaki 在 WSBK 展開激烈競爭。市售部分,FZR1000 與 FJ 系列提供長途巡航與運動表現兼備的選擇,並在歐洲與北美市場取得亮眼成績。這一時期的研發也為後來 YZF-R1 奠定基礎,使 Yamaha 為即將來臨的公升級戰爭做好準備。



1998 年問世的 YZF-R1 正式宣告公升級跑車進入新紀元。這台配備 998cc 高轉四缸引擎與鋁合金 Deltabox 車架的超級仿賽車,重新定義了性能與操控的平衡,成為日後 Yamaha 技術領先象徵。


新世代的聲音:大羊、MT 系列與冒險精神
2001 年 TMAX 問世,挑戰大型速克達市場,引領歐洲大羊風潮。緊接著 MT 系列橫空出世,從 MT-07 到 MT-09,以「Master of Torque」之名席捲街頭。

CP2 與 CP3 並列雙缸與三缸引擎平台,成為 Yamaha 現代化的代表作,兼具性能與日常實用。而 Tenere 700 更將探險精神從 Dakar 拉回現實世界,讓每位騎士都能啟程。


後記:轉速之外,是樂章與靈魂
從鋼琴工廠走到賽車頒獎台,從二行程的轟鳴到四行程的細膩,Yamaha 的歷史是一段跨越科技、藝術與冒險的旅程。在它每一台車的排氣聲裡,依稀聽得見初代赤蜻蜓的振翅聲,也聽得見樂器工藝師調音時的精準與堅持。

Webber 資深編輯
感性大於理性的交通工具愛好者,對我來說,車帥不帥是一輛車能否吸引我的最高指標。對於老車、多功能車毫無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