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近期在美國加州陷入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因其自駕輔助系統「Autopilot」與「Full Self-Driving(FSD)」的宣傳內容遭到加州DMV車輛管理局指控誤導消費者。這場糾紛將於下週進入為期五天的聽證會,加州監管機構正考慮撤銷或暫停Tesla的汽車經銷執照,若最終裁定對Tesla不利,將可能使該公司在全美最大電動車市場之一的銷售權利中斷,對其營運構成重大打擊。
這場爭議可追溯至2022年7月,當時加州DMV提出申訴,指出Tesla在其宣傳資料中誇大自家駕駛輔助系統的能力。訴狀指出,這些行銷資料可能讓消費者誤以為Tesla的車輛能夠在無需駕駛者操作的情況下完成長、短程行駛,進而造成對自動駕駛的過度信任。儘管Tesla在其網站與使用手冊中皆明確聲明駕駛人需「持續監控並參與駕駛」,但加州DMV認為此等警示與行銷語間仍存明顯落差。
Tesla則反駁這些指控,認為其言論受美國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權利保護,並聲稱政府所引用的宣傳語已被脫離上下文使用。儘管如此,加州法院仍於2025年6月駁回特斯拉撤案要求,命其出庭接受行政法官審理。Tesla目前正積極尋求在舊金山擴展Robotaxi服務的監管許可,希望透過具備人類監控功能的Model Y電動車隊實施地理圍籬內的自動駕駛服務。此舉若成功將使Tesla與已在該市營運的Waymo展開正面競爭。但若Tesla失去經銷執照,其整體在加州的佈局也將受到嚴重阻礙。
此外,特斯拉目前亦在佛州邁阿密面臨另一場關於Autopilot涉及致命車禍的陪審團審判,進一步突顯出市場與監管單位對其自動駕駛功能的安全性與品牌傳達間的矛盾。專家證人Cummings教授指出,「Autopilot」一詞源於航空科技,使用在車輛上容易讓消費者產生不實聯想,進而高估其實際表現,造成潛在風險。
目前Tesla Autopilot系統僅被歸類為SAE的Level 2自駕輔助技術,即駕駛人仍須時刻掌控方向盤並負全責。雖然執行長Elon Musk多次宣稱Tesla正邁向無人駕駛的Level 5完全自動化,但至今這項目標仍未實現。Tesla強調,其所有對「未來完全自動駕駛」的言論皆屬預期性描述,與目前技術實際功能並無衝突。然而,這種說法並未能平息外界質疑,尤其在產品命名與行銷語句未與實際功能一致時,更容易引發監管機構關注。
加州DMV此次強硬出手,無疑將成為全美汽車自動駕駛監管的關鍵。若Tesla最終遭撤銷銷售權,將不僅對其加州市場造成衝擊,也可能讓其他州政府仿效,加速對自駕車宣傳標語進行全面審查,將可能重塑自駕車產業在行銷語言上的標準,進而對整個電動車市場產生深遠影響。